产业观察:汽车产业稳中有进 自主品牌换挡升级
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,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在智能化、网联化的背景下,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研发实力不断提升,推动着汽车消费品质升级,同时也展现出新活力、新气象。
稳中有进,汽车产业“逆势”回升
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08.2万辆和2627.5万辆,连续12年排名全球第一;1-12月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5%。在疫情反复、芯片短缺、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,汽车产业扭转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,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恢复、稳定宏观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随着汽车行业芯片供应紧张局面的缓解,我国汽车市场形势呈现好转,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正在逐步改善。今年1-2月,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3.5万辆和426.8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8.8%和7.5%。机构分析称,芯片供给持续改善以及补库需求带动今年1-2月汽车累计产销同比较好增长,一季度有望实现温和增长。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,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、需求依然旺盛,宏观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保障了汽车市场持续增长。另一方面,随着疫情、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逐渐缓解,汽车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。同时,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,也将进一步推动汽车销量稳定增长。
转型升级,推动汽车消费品质提升
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.02亿辆,全国有7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,人们的购车观念正在逐渐改变,汽车市场正呈现出消费升级发展趋势。
“以前可能更关注性能、外观,现在会更多考虑汽车安全性、舒适性,比如车上的一些智能设备。”一位近期考虑换车的消费者说。对于当下的消费者而言,购车观念越来越理智,除了外观、配置,他们对汽车的安全性、智能化、驾驶体验等性能更加关注。而汽车市场消费升级的背后,则是技术水平的跃进和对产品品质的不懈追求。
当前,我国正在加大力度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,努力提高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。汽车产业在电动化、网联化、智能化转型升级,推动汽车消费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。
“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工具,演变成一个移动空间和出行伙伴。”在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高级副总工程师宋振广看来,主动交互、自动识别场景、智能规划和行驶,这些能带来更好使用体验的愿景和设想,正在成为行业努力的方向。
“汽车是未来最大的个人移动终端。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闫建来认为,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,实际上是一个技术飞跃的变革,汽车将成为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现代通信技术的一个载体、平台和牵引力。
换道超车,自主品牌实力加速向上
人们常常讲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,把发动机做好,是车企的一个核心竞争力。
“我们攻克的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——现在可以进行完全的发动机正向开发。”长安汽车动力研究院、蓝鲸NE动力总师王显刚博士说,“发动机研发涉及工程热力学、燃烧学、传热学、流体力学、材料学、机械工艺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,是一个需要反复迭代、不断积累大量开发经验的复杂过程。”
“国内车企研发发动机更多的是反向开发,就是照葫芦画瓢,先把它做出来,然后再一点点调试修改。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助理柴占祥介绍,以前车企很多重要的研发工作都是靠国际合作伙伴,现在他们慢慢把研发工作移到中国,同时民族品牌也开始进行一些正向的研发工作,“这意味着在研发领域,他们已经具备和海外企业在同一个赛场上竞争的能力,这一点是值得点赞的。”
近年来,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逐渐具备了正向研发的技术实力,品牌力逐步提升。与此同时,在智能网联化领域,优势明显的自主品牌产品迭代速度更快,也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,市场需求不断增长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2021年全年,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同比增长23.1%,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.4%,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6%。
“过去,我们主要是‘跟随’,但今天不一样了。很多企业发展到今天,突然发现要做很多基础研究了,不少企业拿出研发费用的10%用来做基础研究,因为前面已经没有跟随的对象了,必须自己来研发创新。”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,研发创新是当前行业发展重大的变化之一。“中国品牌要抓住未来3年至5年的发展机遇期,抓住国际市场,加速品牌向上。”